發布日期:2017-07-23 14:07:22
作者:
7 月 20 日下午, 電建股份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晏志勇一行拜訪湖北省省委副書記、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及武漢市市長萬勇,雙方就深化政企合作,促進共同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。
以水為交 攜手共進
晏志勇以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、湖北電力設備、武漢地鐵11 號線、深圳茅洲河界河綜合整治工程 EPC 項目、電建地產和南國置業為例,詳細介紹了中國電建在水電建設、地鐵施工、裝備制造、水污染治理、智慧城市、商業地產開發與運營等全產業鏈一體化的綜合業務能力和獨特優勢。他提到,中國電建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央企,積極響應國家“一帶一路”戰略部署,主動踐行央企社會責任,在“一帶一路”涉及的 65 個國家中,已完成 40 多個國家的戰略部署。他表示,武漢是中國電建業務發展重點區域,面對長江新城建設契機,中國電建與武漢市以水為交,攜手合作,公司將全力支持武漢發展和長江新城建設,設立華中區域總部,初步計劃投資 200 多億元,導入水環境治理相關產業,建設重型機器設備、電控系統、液壓系統等產品生產基地,帶動片區發展提檔升級,在“四水共治”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項目方面,更加積極地支持武漢市經濟社會發展。
陳一新代表市委、市政府對晏志勇率團來訪表示歡迎,對中國電建參與武漢建設和發展,推動重點工程建設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。陳一新介紹,武漢目前聚焦了 40 多項重大國家戰略和改革試點,正處于趕超發展的重要時期,需要技術領先、能力突出的中國電建參與和支持武漢市發展,希望雙方在長江新城建設中,攜手合作,互利共進。他表示,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創造更好的條件,采取更大的力度推進中國電建在漢投資發展。
戰略契合 共贏長江
2013 年 7 月 21 日至 23 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視察曾三次提到“復興大武漢”,隨后的 2016 年 12 月 26 日,國家發改委發布的《促進中部地區崛起“十三五”規劃》中正式將武漢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之一。黨中央、國務院要求,在長江流域,武漢要成為長江經濟帶的脊梁,發展核心引領作用;在中部地區,武漢要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;在全國,武漢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。武漢自我定位:在全球,要成為世界城市發展中的亮點城市。
定位明確后,2017 年 1 月 22 日,在武漢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,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作題為《聚力改革創新 奮力拼搏趕超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面開啟復興大武漢新征程》的報告,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、國際化、生態化大武漢,啟動規劃建設“長江新城”,以超前理念、世界眼光,集中展示長江文化、生態特色、發展成就和城市文明,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。
2017 年 7 月 17 日上午,武漢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,長江新城的規劃范圍,在長江邊打造的“生態綠城”,建成后,武漢將形成“四鎮”新格局,不亞于再造一個新武漢。 打好“綠色生態”牌,首要作好“水文章”。既要凸顯濱江濱湖特色,也要高標準建設雨污水處理等工程系統,全面優化水環境。
管水治水,電建領先。布局武漢,戰略契合。中國電建是提供水利電力工程及基礎設施投融資、規劃設計、工程施工、裝備制造、運營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建設集團,電力建設能力和業績位居全球行業第一,具有世界領先的行業優勢、卓越的價值創造能力、蜚聲全球的品牌影響力和世界一流的工程技術能力,長江新城建設,必有中國電建的一席之地。
在國家支持、地方歡迎、戰略契合的歷史背景下,中國電建順應潮流、主動出擊,晏志勇帶隊拜訪武漢市委、市政府,央企攜手地方政府,搏擊長江,共贏未來。
在會談中,陳一新和晏志勇多次提到,中國電建的業務模式和優勢與武漢市的規劃發展戰略高度契合,雙方均表示,要在長江新城、長江主軸等亮點區塊,聚力“四水共治”,推進生態環境建設,以及地鐵、地下交通空間、管廊、海綿城市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在發電輸電和用電設備等智能制造實體經濟方面加強合作。
武漢市領導陳瑞峰、蔡杰、徐洪蘭及市招商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,電建股份公司領導姚強、楊忠、夏進及電建股份公司在漢單位主要領導陪同座談。